作者 許惠婷(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專案執行、國際國民信託組織 執行委員)
國民信託組織在永久保存珍貴物業,及永續發展的目標下,審慎且全面地評估及規劃信託物業的重要性、保存及營運策略、展示及解說教育方向…….等。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各種天然災害或人為造成的意外都有可能對信託物業帶來破壞。國民信託秉持著妥善規劃的原則,提前評估每個物業可能面對的災害,並訂定因應方針,以讓災害萬一發生時,對員工、訪客、及珍貴的信託物業本身的傷害降到最低。
針對建築安全、公共衛生、訪客安全、污染處理等不同面向,各國有不同的法規與指南,物業的管理者需要了解及遵守這些規範;本文則整理美國歷史保存國民信託、英國國民信託、紐西蘭襲產保存等組織,所提供的參考指南,提供大家分析自家物業的安全性,進而擬定危機事件的處理方針。
正視風險:事前評估與預防
完善規劃是提升珍貴的信託物業面對潛在危機的安全性與應變能力的首要步驟;國民信託針對不同物業,評估可能發生的危機、危害程度、因應方式。
- 識別潛在危機:
國民信託列舉出常見的潛在災害,包括:火災、水災、極端氣候、污染(毒物、油污、海洋廢棄物…等)、資訊設備異常、人員失蹤、恐怖攻擊威脅、土石流、傳染疾病、死亡事件….等。每個物業必須評估其具有哪些潛在危機、發生的可能性、發生時受到影響的對象與範圍為何。 - 制定應變步驟:
評估解決不同危機需要的能力、事件發生時的應變優先順序、找出通報對象與聯絡方式(例如環保主管機關、警察局、消防局、文化主管機關…)、明定危機處理負責人及決策者、組織內部通報程序、估算處理危機需要的人數,找出現有資源並進行分工(何人負責何事、需要哪些器具與設備及它們的所在處)。 - 諮詢、訓練與演習:
在規劃危機處理方針時,所有牽涉其中的人員都應該要受到諮詢並有參與規劃的機會。處理方針規劃完成之後,必須持續演練,確保處理方針有效且符合現況,且相關人員都熟悉緊急應變的流程與各自分工。
祝融之災:防患於未「燃」
火災的起因非常多,乾燥天候、森林火災、室內電線走火、甚至人為縱火,都有可能造成嚴重損失。歷史建築物比起當代新建物,需要更多全方面規劃與考量,才能兼顧防災、安全與古蹟保存;主要原因之一是歷史建物的裝潢與建材可能充滿易燃物,而現代化的防火設施則可能損及信託物業的歷史價值。
- 最壞設想,有備無患
國民信託受託保存的襲產經常不只是建築物本身,也包括內部的文物、裝潢等。面對火災的威脅,除了各種降低火災可能性、提高應變能力的措施之外,對文物(如字畫、相片、壁毯等)的完整紀錄是很重要的,這些資料可以幫助規劃火災應變方針,在萬一火災發生之後的復原工作也會派上用場。 - 預防起火
提升安全性最根本的作法就是防止火源產生,對此有以下三個主要原則可以應用:控制高溫的情況、減少可燃物質、避免高溫與可燃物質相遇。對於火源,建築內的用電安全、整修時的火花、火源使用(例如廚房和壁爐)、抽菸都是需要注意並加以規範的;另外,縱火、野火、以及相鄰建築物起火蔓延等則相對較難主動預防,必須留意。在易燃性方面,許多歷史建築物的木造材質,雖然可燃,但其實燃燒速度不及現代的塑膠建材;重新裝修時,建材與裝潢的材質除了考量符合歷史,為了整體安全著想,有時也可考慮以其他防火材質替代原本材質。 - 逃生出口、動線與防火牆
一旦火災發生,疏散就是確保工作人員及訪客的生命安全的第一要事,逃生出口與動線的規劃都是很重要的。透過防火牆作為屏障,可以降低火災全面擴散的可能,提供更多逃生疏散的可能。 - 火災偵測與警報
透過煙霧、熱度等感應器,可以及早偵測到火災發生提供更多滅火及逃生的時間,但安裝偵測器可能會破壞歷史建物的美觀或原有裝潢;在安全的前提下這有時是必要犧牲,但是也可以考慮更新的科技,可以安裝在不是天花板正中間等視覺上最顯眼之處。 - 滅火
當火災剛發生還沒完全失控時,經過訓練的人員使用滅火器就很有機會能夠撲滅火勢;國民信託建議在歷史建物的每間房間內都配置手提式滅火器。日新月異的科技也提供了自動滅火系統選項,成本較低且安裝的彈性高,降低對歷史建物內部裝潢的美觀破壞,受託管理的組織可以列入考慮。
預備要在洪水來臨前
英國國民信託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物業遭受到水患侵襲;淹水相對火災而言通常有稍長的應變時間,在遇見水患將到來時,應做以下因應。
- 水患來前,關好收好
將戶外非固定式的物品收至安全處,如展示及解說設施、垃圾桶等。建築物內,則盡可能緊閉門窗,使用沙包、矽膠等堵住縫隙減少淹水溢入屋內;關閉瓦斯電源等開關,盡可能將傢俱、電器移往高樓層,並收起或高掛起地毯。無法搬到樓上的傢俱則搬離牆壁,這樣可以幫助之後晾乾。 - 淹水當下,小心為上
淹水時,不要再試圖搬動重物,並小心移動,水和泥巴夾雜可能造成表面上看不到的危險。並格外注意飲水和食物的安全衛生。 - 水退去後,重建復原
淹水退去重回現場時,務必確保工作人員及志工的安全;淹水可能帶來淤泥及垃圾,建議穿著橡膠雨鞋及防水手套進行清理,徹底清潔遭淹水區域及物品(使用肥皂、熱水、清潔劑等),並保持通風或暖房,讓房屋完全乾燥。
氣候變遷:已預見難以預測的未來
雖然許多緊急災害是幾乎難以預測的突發狀況,近年氣候變遷帶給各種自然與文化襲產的衝擊,已經廣為各國的國民信託組織認知,也有越來越多物業遭到實際影響。英國國民信託點出氣候變遷帶來的具體影響,包括:
- 暴風雪和乾旱,老樹不開心
英國國民信託擁有2萬5千公頃林地,是全英擁有最大面積林地的私人地主;將近三分之一的面積是幾無人為干擾的狀態,樹林裡生長著許多英國原生種樹木,但這些老樹非常珍貴,但在極端氣候下的暴風雪與乾旱下也十分脆弱。 - 天乾物燥,小心火燭
乾燥且漫長的夏天讓火災發生頻率增加,不只前面介紹的歷史建築物,國民信託保護的許多樹林和沼地也受到野火襲擊,對生態造成衝擊。 - 降雪日減少,遊客增加:
一位英國國民信託的物業經理Jim Loxham指出,經過長達40年的觀察,著名的國民信託物業「湖區」(Lake District)現在降雪的量和日子都明顯減少,山頂被白雪覆蓋的景象減少,遊客也不再時常因為冰雪而無法上山,湖區已經變成全年旅遊勝地,增加的遊客數量也代表國民信託的維護成本增高。高溫不止造成降雪減少,夏季熱浪甚至影響在戶外工作的國民信託員工與志工;國民信託開始主動提供帽子等防曬用品,也加以宣導以提升面對熱浪的危機意識,但未來也可能需要改變工作模式以避免對工作人員造成危險。 - 狂風暴雨,老屋耐不住
氣候變遷下的另一個顯著現象就是極端降雨,許多上百年的歷史建物難以承受現在的豪大雨,維護及修繕的成本增加;大雨造成的漏水也對建築物及內部陳設造成破壞。 - 外來種入侵,鳩佔鵲巢
暖化的環境除了讓適應高冷氣候的野生動植物節節敗退,英國南部甚至歐洲大陸的物種也隨之移入,這並不是好消息;國民信託致力於保護生物棲地,但是適應寒冷氣候的物種的棲息環境因為氣候變遷而日漸縮減,存續恐將受到威脅。 - 海平面上升,變遷的海岸線
海平面上升對英國等海島國家帶來衝擊,英國國民信託過去數十年來入手了許多位於海岸線上的物業,現在他們必須審慎評估如何因應快速變動中的海岸線。
國民信託秉持著永續發展的目標,面對快速變遷且難以完全準確預測的未來,訂出以下因應原則:
- 國民信託相信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且也致力於降低組織自身的碳排放、能源使用等環境足跡;並在決策過程中應將氣候變遷納入考量。
- 國民信託認知到,要確保所有信託物業完全不受改變,且得到保護,在現實情況下是不可能的;國民信託將盡可能順應大自然力量不加以干預,調適面對氣候變遷,並努力預防災害發生。
各國國民信託致力於為了大眾,永久保存珍貴的自然及文化襲產;完善的事前評估、規劃、演練,是面對各種緊急事故時,能夠保護環境、人員性命、古蹟建物、組織本身等,必須要做好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