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EIA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與王永在昆仲以26億股票市值公益信託,引起社會關注;而在鎂光燈背後,一股小市民公益信託救古蹟的風潮,也正在興起。
不同於大老闆捐大錢,在全球已經行之一百多年地的小市民公益信託,早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運動。以成立122年的英國國家信託(National Trust)為例,每次國家信託要修復一個古蹟,就會發起全民募款,在公信力號召下,此信託包括英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近兩萬棟建築,190棟古堡,近乎6百哩的海岸線。
1年前成立的台北古蹟公益信託基金是第一個古蹟信託。信託基金的來源是安信台北好玩卡每筆消費金額的千分之3.5,受託人是建華銀行信託部。不像基金會一定得有規模資金的門檻,要有辦公室、專屬人力等,台北古蹟公益信託沒有僱用專人,基金用途有一個諮詢委員會,但基金要有監察人,主管機關台北市政府可以隨時監督。「銀行具有公信力而且又有監察人,比起來公益信託比基金會更透明,」安信信用卡資深經理許文純說。
此外,新竹美軍顧問團34棟舊宿舍將拆除,清大社會研究所教授王俊秀把搶救下來的原始物料、古董燈、老宿舍屋架蒐集起來,計畫9月起與新竹竹塹文化基金會發起「竹掃把市民信託」,到各小學募款,以五百萬為目標,募到的錢將在新竹市府文化局對面公園,用原始物料重建「美軍眷村博物館」。
文化界觀察,今年開始生效的文化資產保護法,將使古蹟公益信託成為一個風潮。台北市文化局科長王逸群認為,台銀與國產局最有條件,可以成立公益信託。
王逸群坦言,只運作一年的台北古蹟公益信託,目前只累積89萬,今年大概也只能累積到150萬,距離修復古蹟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台銀宿舍修復的經費,還是以台銀自己編列為主,「但等到財源成熟,長期還是希望能倣效英國。」